这次加息,活期存款利息未升反降,实在出于我的意料外

对于12月20日加息活期存款利息降息的评论

  今年央行加了6次息了,每加一次,银行便效益增加不少,加得越多,银行贷款放得越多,照理加息对银行来说应该是中性偏空的消息,为何银行放款在6次加息的背景下,还如此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约50%左右的存款是活期存款,前五次加息中,不论存款定期息还是贷款息都加了,但唯活期存款息没有加,于是银行一方面享受高出前期的贷款利息,一方面支付50%左右的存款还是0.85左右的活期利息,银行不费吹灰的力气就能挣到高额利润,于是银行的放贷冲动更强了,房贷,企业贷,不管什么,只要有额度就放,不管能否收回来,至少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下,不怕企业还不出贷款,企业的产品在涨价,回笼的钱比放出去的多,还怕收不回吗?

  于是潜伏的危机出现了,如以下几点:

    50%左右的银行存款都是活期,大多是企业结算资金和个人活期帐户,这些资金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对加息不是很敏感,央行加三月的息希望能够引导这些存款改存为三月定期,其实只是一厢情愿,试想,有多少企业和个人帐户愿意为了区区0.27个点改存三个月而减少资金的流动性?

    而银行利差最大的来源就在于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利差.50%左右的存款是活期,再加上这次活期又减息,银行的利差反而比没加息前增加了,可想明年银行肯定又有超强的放贷冲动,中国银行的利差已经是全世界最高的了,毛估估都至少有3-4%左右的利差,而国际上银行的利差大多在1-2%间,大多在1%内.所以因为利差太小,世界其他国家的银行对于贷款的安全性特别重视,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至少从这两点来讲,国外银行的贷款质量比国内高出太多.利差太高这样做对银行有以下几个不利的地方:

    1,银行缺少改善服务,增加中间产品,开发金融创新的冲动,只要发发贷款,安享高额利润,带来银行职员享受超出普通员工的高额收入,而在其他国家,银行职员的收入都是处于平均偏低的水平.因为银行的工作不需要太高的知识,特别是一线的柜员.盲目地追求高额利差发放贷款的冲动,让我想动了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银行,历史真是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2,因为存在巨额利差的关系银行依旧是存在很强的放贷冲动,贷款还是偏向国企和房贷,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说明了即使是银行认为非常好的房贷,还是存在很大的危机的,特别在现在房价高企,远远超过一般老百姓承受的范围内,银行拼命放房贷,孰不知不旦公众对房价未来涨价的期望不再有,房产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差,到时巨额的坏帐将会逼倒一大批银行.

    3,存在上述的原因,所以银行和一些其他金融机构,有很强的放贷冲动,从而进一步增加流通货币的流动性,对通货膨胀是起到了助推作用,可以估计的是,明年的通胀将冲9%的大关!

     对于股市来说,暂时还是利好,明天的股市将会大涨,但是拐点将在08年上半年出现,届时股市最后的狂欢将会在奥运开幕前落幕.

  回想日本当年,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处境有点象当年的日本.当年日本政府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的局面,增加出口竞争力,将存款利息调动接近于零,(这和现在央行对活期存款利息减息有相似的地方),日本的银行面对高额的存贷利差,于是放款的冲动增加了,大量的贷款投向房贷,大型企业,而这些贷款在经济泡沫期瞧起来不错,企业还贷能力很强,房产市场很好,但是一旦泡沫破裂,大量的不良贷款使得日本许多银行倒闭.以前全球十大市值银行中日本占了七席还历历在目,现在还剩几家了?

  打工商银行上市后,全球十大市值银行中国就占了四家,瞧起来不错,可是我们的银行资产状况,公司治理,利润收益真是符合市值的地位吗?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认可的.泡沫已经形成,央行在这时应该做的是努力收缩银行放贷的冲动,减少泡沫形成的外部环境,可是这是活期存款的降息让我觉得又一个日本银行的悲剧正在上演,我对央行的管理水平和超出常人的思考能力已经无语了,可能我错了,可能周小川会成为又一个格林斯潘.

  但是,只需要常识性的思考,央行对活期存款的降息是在助长泡沫,这是应该做的是对活期存款加息,借此缩小银行存贷利差,减少银行放款冲动,使得企业和个人存款能够呆在银行这个笼子里不回流到社会上,用降低银行利润的办法来减少流通货币数量,从小减少CPI,把泡沫形成的外部货币数量降低,这才是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