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警方把无抵押网贷诈骗一窝端,涉案金额2亿

低息无抵押贷款广告充斥互联网,背后其实隐藏一套完整的贷款诈骗产业链。公安机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之际,这些黑灰产业链最终原形毕露。

撰文 | 木音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随着公检法部门对套路贷和电信诈骗打击力度加大,一些网贷诈骗的犯罪团伙将目光转向正规金融机构,形成产品、广告投放、信息派发的贷款诈骗网络推广黑灰产业链。

近日,苏州警方公布一则斩断全国首例贷款诈骗网络推广产业链的案件。该案件又称为“3·26网贷电信诈骗专案”,侦查工作围绕一款名为“中银贷款”的虚假贷款广告开展,涉及从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到贩卖的四个层级。

今年2月,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骗中心发现了一条“中银贷款”线上广告,打开之后页面风格并不像中国银行,而在页面底部不起眼的位置标记由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

当警方按照提示录入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贷款额度申请贷款,随后便接到外地电话,对方称是“中银贷款”的客服,要求警方添加QQ沟通放款事宜。

添加完成QQ后,客服让民警提供手持身份证的认证照片,远程签订贷款合同,并向指定的私人账户转账5000元,以证明贷款人具备还款能力。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虽然该产品的金融资质方为小额贷款公司,但该公司其实没有真正参与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中银贷款”也不是中国银行旗下的产品。该广告只是收集信息,导流给相关的网贷诈骗下游机构。

在这个产业链中,四个层级的犯罪团伙分工协作。从上到下依次为:伪造正规营业执照、企业网站域名;投放虚假贷款广告;租用境外服务器、开发诈骗贷款广告H5或App,专门收集用户信息;向各个非法贷款平台转售用户个人信息。

经查,网络贷款诈骗广告发布机构为“芯贝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贾某军,公司有6名工作人员。他们通过上游非法途径获得网贷金融广告投放资格,利用金融机构的产品名称包装,对外发布网络贷款广告。

收集信息后,再层层倒卖给下游的境外诈骗团伙。仅今年3月,贾某军团伙就收集借款人信息40余万条,以每条30元至80元不等的价格转卖。

4月份,警方分赴上海、山东、福建、江西、吉林5省7地,一举打掉非法网络推广团伙10个,抓获代理商、渠道商、运营商、推广商四个层级的违法犯罪嫌疑人44名,扣押、冻结涉案资金2亿余元。

近年来,通过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噱头,对借款人实施精准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据统计这一数据占全部电信诈骗发案数近35%。「消费金融频道」此前也注意到,一些套路贷、金融诈骗团伙把目光聚焦在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身上,通过克隆持牌机构的现金贷App欺诈借款人。

还有借款人表示,刚开业不久的平安消费金融也被人克隆行骗,平安消费金融遭“躺枪”。一位借款人接到自称平安消费金融的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让借款人加了QQ并给出一个网址下载“小橙花”贷款App。

可是就在提交完资料后,放款不成功,显示收款银行卡错误导致资金被冻结。随后,借款人被客服经理告知需要认证,必须支付贷款金额的50%费用解冻这笔资金。就正规的平安消费金融的小橙花产品而言,并不存在上述的资金冻结及解冻资金服务费用。

在这些虚假平台背后,诈骗人员在后台故意将借款人的身份证号更改,并用影响征信、仍需还款等理由恐吓借款人。当借款人缴纳了解冻费用,也无法真正提现授信额度,最终面临被拉黑的结果。同时,借款人的个人敏感信息可能被贩卖或直接盗取银行卡信息实施资金盗窃。

自现金贷崛起后,网贷诈骗、套路贷通过一系列伪装混入市场,虽然监管保持严打态势,但结果是借款类诈骗活动时打时新。例如北京警方近期打掉了多个“手抄贷”诈骗犯罪团伙,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9名。“手抄贷”即是一种新型套路贷形式,利用在放款面签时“抄抄材料”就能成功借款的话术,骗取借款人高额服务费。

由于消费金融用户较大一部分集中在下沉市场,用户的金融知识薄弱,因此对信贷消费没有合理规划和安全意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漏洞,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消费陷阱坑害消费者。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公检法对套路贷、电信诈骗打击力度持续加码。数据显示,”云剑2020“”净网2020“启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按照统一部署,共打掉“套路贷”犯罪团伙26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7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1410余起,查扣涉案资金超10亿元。

同时,为了从源头斩断套路贷、高利贷乱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民间借贷新规,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对于从源头上防止“套路贷”“虚假贷”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套路贷和网贷诈骗滋生的背后,其实反映出不良的借贷关系。套路贷、网贷诈骗是建立在非法放贷机构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很多借款人对借款合同约定及放贷机构资质缺乏辨别能力。不过,好在监管牵头持牌机构开启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良性的借贷关系已开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