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逾期失信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可能导致个人在各个方面寸步难行的生活困境。最高人民法院用12大手段来惩治欠钱不还的老赖们,为失信者敲响了严厉警钟。那么,逾期失信成为被执行人有什么代价?接下来,小编将一一揭晓逾期失信成为被执行人的代价。

逾期失信成为被执行人有什么代价?寸步难行的生活

逾期失信成为被执行人有什么代价?

1、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失信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也不再是逃避法院执行的避风港。法院可拍卖执行,即便只有一套房产,也难逃法网。

2、查封、冻结支付宝账户

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账户中的资金也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范围,被执行人的资金安全将面临严重挑战。

3、一键网上冻结、划扣财产

执行法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对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金融财产进行查冻扣,让失信者的钱无处可逃。

4、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

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芝麻信用的制裁,影响在多个领域,包括信用卡、消费金融、租房等。

5、不得担任高管职务

失信者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限制其职业发展。

6、车辆上不了高速

被执行人名下车辆在高速收费站将面临暂扣,行车出行受到限制。

7、水陆空出行受阻

购买飞机票、火车高铁票、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将受到限制,水陆空出行变得异常困难。

8、禁止高消费

失信者将无法在星级以上场所任性消费,包括高档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

9、子女不得上私立学校

子女将受到影响,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了子女的教育选择。

10、限制炒股、买房、出境

逾期失信者将面临炒股受限、买房受限、出境受限等多方面的限制,影响生活和投资计划。

11、养老金可直接划扣

失信者的养老金也可能被直接划扣,限制其正常的生活水平。

12、最高可判7年

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刑期提高到7年,加大了法律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以上就是关于“逾期失信成为被执行人有什么代价?”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