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王君晖

信贷结构性“开门红”可期 宽信用将持续发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2022年的信贷“开门红”成色几何,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央行日前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比前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去年最后几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突破2.8%,被看作是市场对今年年初宽信用不足的担忧。

微观层面亦反映出部分领域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多位受访的银行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银行信贷投放目前面临着额度充足与资产不足的矛盾,今年年初,个人消费类、普惠小微类的信贷项目储备情况并不理想。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对今年一季度的信贷投放持乐观态度,预计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全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也将保持稳步增长,高端制造业贷款、基建投资、绿色信贷等领域有望成为信贷投放的亮点。

去年12月新增信贷

下行空间有限

尽管去年12月末票据转贴现利率大幅下行,引发市场对信贷需求不足拖累信贷放量的担忧,但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在年末投放小微贷款及房地产贷款有所宽松的影响下,去年12月信贷下行空间有限。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表示,去年12月信贷新增规模预计回落至1.2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去年12月内外需普遍偏弱,虽然银行信贷端受到央行“稳信贷”引导,但“宽信用”尚未明显见效,企业中长期贷款将延续下降的态势,但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有限。

具体来看,随着前期房贷趋紧的政策效果逐渐减弱,居民中长期贷款在12月保持上升态势,且后续将继续回升。短贷方面,国内消费需求开始逐渐修复,12月居民短贷将季节性回落至1200亿元,与2020年同期几乎持平。从企业端来看,企业中长期信贷10月和11月均同比减少2000多亿元,预计12月同比延续减少趋势,实际需求继续走弱。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12月人民币信贷新增1.3万亿元,较上年略增,对应增速较前值微降0.1个百分点至11.6%,信贷数据稳健主要靠表内票据冲量、年末集中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等的支撑,预计中长期贷款比重仍低。

房地产相关贷款情况对整体信贷影响较大,央行已连续两个月单独公布涉房信贷情况。近期召开的多次会议均提及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此,董琦表示,稳增长重回政策视野,货币政策将继续纠偏金融机构涉房贷款,满足正常的房贷需求,房企开发贷融资条件最紧时刻已经过去,预计房地产相关贷款将转稳。

信贷“开门红”

结构特征将凸显

2022年信贷投放的结构性特征有望更加明显。广东一大行省分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年初的信贷项目储备并不十分理想,从结构看,公司类贷款尤其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需求偏弱,消费贷需求从去年以来就维持弱势,该行去年新增消费贷规模同比少增。

北京一银行网点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由于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去年12月底,该网点还在抓紧投放普惠小微贷款,其他一些信贷项目基本都储备到今年年初开始投放。去年以来,该行加强了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的风控审核,因企业经营收入、流水等“门槛”抬高,使得一些企业无法达到续贷条件,也加大了银行网点投放贷款的难度。此外,去年以来,消费贷需求转弱也是该网点信贷投放出现的新变化。

尽管部分种类的贷款需求有所减弱,但整体看,一些分析人士对今年一季度的宽信用并不悲观,信贷投放更可能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结构性特征。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政策聚焦“稳增长”,尤其是“政策靠前发力”,在年初各银行信贷额度充足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意愿也会加强,信贷和社融有望持续修复好转,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在8万亿元~8.5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预计将回升至10.8%。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7.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其中,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

“预计1月居民中长贷和企业中长贷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明明称,具体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为了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按揭贷款放款时间明显加速,后续随着销售回暖、市场信心修复,房地产相关融资为信贷提供一定支持;二是LPR报价下调后将切实引导贷款利率下降,有助于以流动性贷款为主的制造业领域降成本,尤其是新兴技术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本就是政策鼓励方向,2022年预计依然是重点投放领域;三是财政发力拉动基建投资,地方专项债净融资加大有助于推动固定资产贷款增长,考虑到时滞,预计1月份相关的固定资产贷款将提供增量空间。

李超也认为,去年底,银行利用票据冲量的规模仍然不小,这意味着银行正在蓄力2022年的信贷“开门红”,预计2022年一季度信贷投放有望放量。一季度将开启“四箭齐发”宽信用,即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按揭贷款,经济将快速企稳,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5.7%。